股票证券公司 华锐精密:撕掉国产刀具“低质低价”标签
在制造业迈向高端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中,硬质合金数控刀具作为“工业牙齿”,决定了航空航天、新能源汽车、能源装备等领域的制造水平。
面对超300亿美元的全球刀具市场,国产刀具企业如何走出同质化竞争困局,撕掉“低质低价”标签?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华锐精密”)以持续17年的实践,交出了一份靠自主创新破内卷的答卷。
从租用400平方米厂房起步,到稳居国内数控刀片生产规模前列;从攻克高温合金加工刀具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,到推出U系列超级通用整硬铣刀,华锐精密这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构建起了覆盖基体材料、涂层工艺、智能刀具管理的技术护城河,展现出中国刀具企业的硬核实力。
华锐精密如何打破欧美日韩品牌垄断?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如何赋能中国高端制造?近日,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走进华锐精密智能化工厂与研发中心,与华锐精密董事长肖旭凯以及行业分析师面对面交流,探寻这家企业从“跟跑者”升级到“领跑者”的密码。
走出低端竞争之困
进军中高端市场
“过去,国产刀具企业多聚焦于低端市场,以价格战争夺份额,这无异于‘饮鸩止渴’。”肖旭凯坦言,国内刀具企业超过1万家,但是前五名销售份额不足15%,远低于国际同行水平。大量中小企业陷入低效竞争,行业平均利润率低于国内制造业平均水平。
在国内低端刀具市场内卷的同时,中高端刀具市场长期被欧美日韩品牌占据,尤其在航空航天、轨道交通等关键行业领域,国产刀具占比不足。华锐精密深谙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的道理,要突破低端市场内卷,迈向中高端市场,就要靠创新在多个方面突围。
华锐精密狠下功夫的“第一站”是研发。2021年至2023年,华锐精密研发投入占比从5.13%提升至7.66%。在航空航天、重型装备等领域,公司成功开发出适配高温合金、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刀具,部分产品性能已接近欧美日韩品牌。2024年,华锐精密推出麒麟系列高温合金加工刀具,通过纳米晶涂层与基材性能协同优化,解决了传统刀具在高温工况下的退化难题。
华锐精密狠抓创新的“第二站”是生产工艺。自2021年上市以来,华锐精密持续引入全球领先的生产设备与检测仪器,覆盖从粉末制备到刀片加工的全流程。肖旭凯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高端设备不仅是生产工具,更是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合格产品的‘第一转化器’。”
“第三站”则是综合服务。华锐精密近年来在智能管理等方面投入不少。全球自动化、智能化浪潮袭来之际,华锐精密突破传统刀具制造商的定位,为下游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、技术团队驻场服务、智能刀具管理系统、切削加工外包服务等创新业务。以切削外包服务模式为例,下游客户不必采购刀具,华锐精密提供从选型、维护到更换的全流程服务,可为客户降低40%的综合库存成本。
湖南富船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亚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先进制造业加工需求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,这要求国产刀具企业加大研发力度,不断推陈出新。处于头部的国产刀具企业不仅夯实了产品竞争力,还创新了多种服务模式,已从合格刀具供方成长为客户的全天候服务伙伴。”
迈向国际市场
建设全球协同体系
掌握核心竞争力,打开国内市场,这并未使肖旭凯满足。在他看来,打开国际化大市场,跻身广阔国际舞台,才是国产刀具企业向上生长之路。近年来,华锐精密加速海外市场拓展,并取得积极进展。
2025年3月25日上午10点,在某外商独资企业的汽车零部件制造车间内,一台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正以每分钟12000转的转速轰鸣运转。华锐精密技术工程师手持平板电脑,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切削力曲线。这是华锐精密“麒麟系列高温合金加工刀具”对海外客户的首次全流程试刀测试。
“刀具安装完毕,启动!”随着指令下达,银灰色的钛合金棒料在刀尖下飞溅出细密的螺旋状切屑,切削参数被实时传输至华锐精密云端数据库。华锐精密自主研发的这套智能刀具管理系统,能同步监测刀具磨损量、切削温度、振动频率等16项核心指标。
车间另一侧,《证券日报》记者看到,客户技术总监正手持放大镜,仔细检查刚完成铣削的成品表面。数据显示,这批试刀的加工精度达到Ra0.4μm,远超客户设定的Ra0.8μm标准,刀具寿命较日系竞品提升30%。
此次试刀是华锐精密全球化服务战略的一个缩影。自2023年启动“试刀计划”以来,华锐精密已在韩国、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完成200多次现场测试,产品一次性通过率超90%。为巩固“试刀计划”的成果,华锐精密组成直接销售团队,深入多家跨国企业供应链关键工厂,提供定制化刀具整体解决方案,逐步改变了海外客户对国产刀具“性能不稳定、便宜无好货”的刻板印象。
2024年,华锐精密再接再厉,在德国、墨西哥设立办事处,派驻技术团队提供本地服务,将多种创新服务本地化,夯实海外市场。财务数据显示,2024年上半年,华锐精密的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3.11%。未来3年,华锐精密计划新增海外销售网点50个,并通过多种方式整合国际优质资源,构建起“研发、生产、服务”三位一体的全球协同体系。
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、教授曹二保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国产刀具头部企业选择自主创新之路,从‘站起来’到‘强起来’,从‘国产替代’到‘走出国门’,不仅形成了体系化的竞争实力,也探索出了可借鉴的发展路径。”
广聚人才
推出“创新合伙人”制度
在肖旭凯眼中,企业要走好发展之路,关键在于优质人才。华锐精密通过“引才、育才、留才”三大举措,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人才资源。
华锐精密打造国家级平台,实现“广聚人才”。2022年,华锐精密获批设立的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多位材料学、涂层工艺等领域的博士加入。同时,公司推动产学研融合式“培育人才”。据悉,华锐精密与多所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,开展深度合作,不仅创造经济效益,还拥有大量知识产权。
更为重要的是,华锐精密设立激励机制“留住人才”。一方面,华锐精密为技术人员提供长期激励,2023年人均研发投入超50万元。另一方面,2024年,华锐精密又推出“创新合伙人”制度,对突破性技术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。
“我的办公室大门永远向有创新热情、工作激情的才俊们敞开。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一有消息发出,立刻被我们的人才团队敏锐捕获,认定其中蕴含巨大商机,并协助我们和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积极的互动关系。当前,我们已经组建了专攻机器人所用刀具团队,专门负责这一领域的开发工作。”肖旭凯表示。
某券商机械行业分析师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华锐精密高度重视人才资源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作用,通过多种激励手段发挥人才创新的主动性,不仅实现了成套产品的自主创新,还能结合产品特点和客户需求,开展多样化服务创新,在打开国内外市场增长空间的同时,跳出了‘低质低价’的困境。”
在业内看来,华锐精密优化激励机制,重视技术性创新,是构建“产品创新+服务创新”经营模式之本。该模式得以成功的关键力量不乏资本市场的助力和股东的支持。
2024年2月份,肖旭凯拟以自有资金不超过2亿元全额认购华锐精密定向发行股票约452万股(调整后),发行价格44.29元/股(调整后),并承诺锁定36个月,资金全部用于华锐精密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贷款,此举有利于增强公司资金实力,把握行业发展机会,支撑公司战略发展。2025年1月份,该定向发行申请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。
对此股票证券公司,上述某券商机械行业分析师称,华锐精密董事长主动出资包揽定向增发全部份额,向资本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,展现了经营信心和战略决心。华锐精密探索出“以高端人才创业、以自主产品立业、以创新服务兴业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,值得国内刀具企业借鉴。
热点资讯
- 2025-01-02合肥期货配资 中央决定,陈得信履新
- 2025-01-02股票配资的app 14.5亿元!深圳市高新投高端装备产业私募基金成立
- 2025-01-28正规配资十大排名 1月23日基金净值:长信双利优选混合A最新净值1.4278
- 2024-12-31办理股票配资 2024年12月2日长春海吉星农产品物流有限公司价格行情
- 2025-01-07什么是股票平台 工银理财上新个人养老金产品
- 2025-01-02免息炒股配资 洛阳多元助企 民营经济贡献62.3%地区生产总值
推荐资讯
- 股票杠杆交易平台排名 安徽芜湖深入推进涉企“综合查一次”改革
- 正规的股票配资平台 7年前那个叫板郭德纲,宣称受爱因斯坦支持的李宏烨,如今怎样了
- 股票配资什么意思 上市14年, 每年亏1亿, 这家糟糕的上市公司却让创始人赚了2
- 股票投资哪家好 3月10日正裕转债下跌0.52%,转股溢价率10.35%
- 炒股怎么杠杆 2月7日基金净值:浦银安盛盛元定开债A最新净值1.0562,涨0.